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超越期待的舒适性林肯冒险家底盘实拍解析 [复制链接]

1#

年,林肯冒险家作为MKC车型的换代之作,携端庄的内外设计及丰富的配置,在竞争激烈的紧凑型豪华SUV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至于它的“下盘功夫”如何,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就懂了。

“操盘手”是什么?

《操盘手》是太平洋汽车打造的技术栏目,旨在对车辆的底盘进行深度的解析。通过设计、用料、实际驾乘体验等方面,让网友了解一辆车的本质所在,避免闹出“以配置单定输赢”的笑话。

底盘概览

本次实拍的林肯冒险家,亮点在于采用了不少铝合金部件,有效降低了簧下质量,从而带来更敏捷、更贴地的驾驶感。

麦弗逊前悬挂

林肯冒险家前悬挂采用了标准的麦弗逊悬挂,结构简洁明了,非常好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险家采用了铸造的铝合金下摆臂,间接降低了簧下质量,提升车辆贴地性。

较粗的防倾杆配合阻尼非常轻快的减震器,令冒险家车头的响应更为迅速、过弯时侧倾更小,能给予驾驶员更多信心。

在副车架的设计上,林肯冒险家采用了中规中矩的“元宝梁”式副车架,通过螺栓与其余受力构件连接。

在前避震器的几何设定上,冒险家的内倾角/后倾角均不算明显,显然是倾向于舒适的调校,能换来更轻的方向手感,很好地传承林肯品牌轻便灵活的驾驶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险家在前轮拱内,“不计成本”地覆盖了大面积的玻璃纤维材质,以换来更好的NVH。

在刹车方面,林肯冒险家采用FoMoCo出品的单活塞浮动卡钳+钢制通风盘,在同级别中属于正常水平。

多连杆后悬挂

在后悬挂的设计上,林肯冒险家采用了四连杆悬挂:侧向的受力主要由“上前控制臂+上后控制臂+H型下控制臂”这三根杆件构成的“虚拟双叉臂”分担,在行驶时束角的变化范围非常小,可获得更稳定的行驶特性。

与前悬挂“铝制下摆臂+钢制轴承座”的做法相反,冒险家的后悬挂采用了“钢制下摆臂+铝制一体式轴承座”的设定。

林肯冒险家这套悬挂在遭受冲击时,能跟随最粗壮的H型下控制臂“指引”,有序地往后上方运动,让CCD自适应减震器直接而高效地吸振,达成舒适性的最大化。

在后副车架方面,林肯冒险家采用了X型钢制结构,并通过4个橡胶衬套与车架相连,属于同级别常用的设定。

在后避震器的布局上,林肯冒险家采用了主流的簧桶分体式设计,并将避震器直接固定于一体式轴承座的下方,有利于吸收路面的颠簸,提升驾乘舒适感。

底盘各处细节

卸下林肯冒险家的发动机护板后,我们能发现这套2.0TEcoboost引擎+8AT变速箱动力总成,大面积地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而引擎的各个周边配件亦全是自家FoMoCo出品,且布局十分科学,没有粗枝大叶的设计,相比老款美系车而言进步明显。

除开前后轴的悬挂部分,我们能发现林肯冒险家在底盘平整度上无可挑剔,且用料可圈可点,达到了同级别最为优秀的水准,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避震器方面,顶配的林肯冒险家装备了CCD自适应避震器,能根据车身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实时调节4根避震器的阻尼,方便在遇到较大压缩/拉伸时,更好地稳定车身姿态,切换不同驾驶模式即可实现舒适与运动的兼得。

道路试驾体验

得益于舒适取向的底盘几何设定,搭配精细调校的方向机,林肯冒险家的方向盘阻尼油润而顺滑,有着类似液压助力般的沟通感,而随车速增加而细腻变化的阻尼,亦容易“引起舒适”。

在高速巡航时,林肯冒险家的方向盘采用了林肯车型一贯的1.5圈设定,且有着恰到好处的虚位,不必经常修正方向,日行千里也能展现出越级的优雅。

而在滤振性上,林肯冒险家得益于柔软弹簧+自适应CCD避震器的组合,能很好地吸收路面的颠簸,同时提供更平稳的车身姿态,无形中提升了乘员们的舒适性。

总而言之,林肯冒险家在动态表现上,保留了林肯品牌舒适、优雅的基调,对追求舒适性的消费者有着不错的吸引力。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秦子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