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方大家胡希恕关于阑尾炎的辨证施治 [复制链接]

1#

4月13日接到来电:“马大夫,你再给我治治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吧。”

回答:“把你的阑尾炎治好了再说吧,周一门诊找我。”

这是一个阑尾炎大姨的来电。

原来李阿姨右下腹胀痛近两月,经同行介绍来吃中药,上周调完中药,腹胀、腹痛明显缓解,今天药吃完了,给我打的电话,因为阑尾炎治得很快,疗效很好,她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平常关节疼痛,阴天加重,所以有了上述一段对话。

专业版医案

李某,女,55岁,4月8日就诊病案号:。右下腹胀痛1月余,排气后症状缓解,右下肢牵拉可致腹痛,平日易反酸,脉弱,苔淡苔白,舌底瘀紫。查体:剑突下,右下腹(阑尾点)压痛。

来时带的彩超报告:

处方思路:

1、阑尾炎专方:《金匮要略》大*牡丹皮汤(无芒硝颗粒剂、未用冬瓜子)

2、阑尾炎专药:无红藤、虎杖,用北败酱草。

3、患者诉“排气后症状缓解”:加枳实、厚朴合大*成小承气汤,下气。

4、舌底瘀紫,瘀血为患,予桂枝茯苓丸

5、脉弱苔白,考虑合有虚症,为寒热错杂证(刘渡舟老师认为是少阳太阴合病,胡希恕胡老认为是半表半里证——厥阴病-冯世纶冯老认为)予柴胡桂枝干姜汤

6、右下肢牵拉可致腹痛,考虑挛急样疼痛,予大剂量白芍,合炙甘草成芍药甘草汤,缓解挛急,同时加赤芍以活血(备注:《神农本草经》时,赤白芍不分,有一种倾向,认为汉时的芍药都是赤芍,白芍是后来才有的药物,但1、临床应用芍药甘草汤缓解挛急时,多用的是白芍,2、现在有一种倾向,赤芍较白芍,活血力量强)。

大*(后下)6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小承气汤)

柴胡20克*芩10克天花粉12克

牡蛎12克清半夏10克干姜10克(柴胡桂枝干姜汤)

白芍30克桃仁12克桂枝12克

牡丹皮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茯苓丸-大*牡丹皮汤)

北败酱草20克(阑尾炎专药,红藤、虎杖效果更好)

赤芍15克(加强活血)

7付,每付两袋,一次一袋,一日三次。

周六(4月13日)来取药一次。

4月15日复诊:诉:中药口服一天后临床症状缓解,现腹胀基本消失,以前胃口不好,容易胃痛,现在胃也不痛了,以前经常失眠,服药后睡眠也非常好。查体:剑突下压痛消失,右下腹阑尾点压痛缓解。现舌淡黯舌底瘀紫,脉右侧沉紧有力,左沉弱。

今日复查彩超报告:

现右足活动牵拉时腹痛,右足踝部疼痛。补诉病史,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加重3年,膝关节疼痛较明显,医院已经建议换关节治疗。

今日思考:

1、腹胀基本消失,阑尾彩超正常,去枳实、厚朴

2、仍有挛急疼痛,予加大赤芍用量至30克

3、偏侧足部疼痛症状明显,用大*附子细辛汤(此胡希恕胡老经验:偏侧疼痛用此方效果好)

处方:

大*(后下)6克*芩10克天花粉12克

桃仁12克桂枝12克清半夏10克

白芍30克干姜10克北败酱草20克

牡丹皮15克炙甘草10克柴胡20克

牡蛎12克赤芍30克

附子10克细辛3克。

7付

继续观察疗效。

胡希恕胡老言:“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继续!”。

冯世纶冯老说:“胡希恕老师辨方证,经常将一个方子当成一个药一样应用”。

我个人以为,这也许是胡老辨证的高明之处,我在实践中慢慢体悟。(由《神农本草经》到仲景医学《伤寒杂病论》就是一个由单味药功效到处方组合的过程,我们要学习一个药的功效,就得从《神农本草经》入手,学习仲景医学,方证是我们的目标)。

临床中我们先要做到有方,再要做到有药,切勿犯“有方无药”、“有药无方”之大忌。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

中国农工民主*员

中国卒中学会会员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沧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张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沧州市针灸学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医师承指导老师

沧州市首届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中医学术上宗仲景经方医学,下吸取各家精华,对胡希恕、刘渡舟、*煌、陈慎吾等伤寒大家的学术思想都有研究,针灸学术宗以经络为核心的治疗体系,近半年通过胡希恕的方证医学体系学习应用张仲景医方,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热心仲景医学发展,多次为学生讲解《走进仲景医学》学术讲座,年3月2日,当选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张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负责人以来,积极推广仲景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专业特长:应用经方、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中风、失眠、头痛、癫痫、面瘫、帕金森病、脑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咳嗽、妇科疾病等。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