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一)
前言——为方便居民群众更好地了解、预防、管理各种慢性疾病,把握自身健康管理,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作为您的“健康管家”,现推出系列慢病科普,第一讲就先来说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血管疾病——作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近年来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增速远高于GDP。总体上看,我国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心力衰竭万、肺原性心脏病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那么什么叫心血管的一级预防呢?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是指在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发生风险的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心血管病预防的基石。包括合理膳食、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控制酒精的摄入保持健康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合理饮食
合理膳食包括增加新鲜蔬菜、全谷物、粗杂粮等食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减少烹饪、调味品用盐(包括食盐、酱油及酱制品)、控制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摄入反式脂肪等措施,有助于逆转或减轻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强调食物多样化,并注意能量平衡,每日摄入大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谷薯类食物~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薯类50~g),蔬菜~g,水果~g,鱼、禽、蛋、瘦肉~g(其中蛋类40~50g,相当于1个鸡蛋),奶类g。合理膳食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钾等摄入量,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膳食结构及主要食物来源见表1。
二.身体活动
规律身体活动是维持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基石。研究表明加强有氧运动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的建议。有氧运动可以采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广场舞等形式。但习惯于久坐不动的人开始进行身体活动时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老年人也可选择瑜伽、太极拳、广场舞等形式进行活动,以增加心肺适应性。对于已存在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身体活动的形式、强度和时间需结合患者情况给与个体化指导。抗阻运动(如健身器械、弹力带等)可改善身体机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降低血压。静态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害,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三.控制体重
肥胖及超重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增加。通过限制过多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方式减轻并维持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甚至可减少全因死亡。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即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四、戒烟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研究显示,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与心血管病、肺癌或慢性呼吸道疾病、肝癌及其他肿瘤发病及风险直接相关。吸烟者无论何时戒烟都会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措施。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应从青少年开始。戒烟5年后心血管病风险可恢复正常水平。
五、控制酒精摄入
过量饮酒增加心血管病风险,长期过量饮酒或偶尔大量饮酒均会严重影响健康。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ml,或葡萄酒ml,或高度白酒50g,或38度白酒75g);女性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ml,或葡萄酒ml,或38度白酒50g),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肝肾功能受损者以及孕妇和青少年不建议饮酒。普通人群也不建议通过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血管病。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中国心血管病杂志》第12期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