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西北大学联合AI创企Eko,推出心脏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近日,西北大学医学院布鲁姆(Bluhm)心血管研究所就宣布,将在Eko心脏监测平台的一项新研究中率先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筛查心脏杂音。

该研究旨在证明Eko的数字听诊器和AI算法可以准确地解释心音,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用数字听诊器筛查病理性心脏杂音和瓣膜性心脏病。

心脏杂音(cardiacmurmur)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是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噪杂声。心脏杂音可见于健康人,更多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某些杂音是诊断心脏病的主要依据,如在心尖区出现舒张中期伴收缩期前递增性隆隆样杂音,可诊断为二尖瓣狭窄。

心脏杂音检测通常运用听诊器,成本低、效率高,一直是心脏病筛查的常用方法。但由于疾病特性与人工误差,医疗业界有声音表示传统的听诊器并不适合检测心脏病。

据DigitalHealthch报道,心脏病专家可以使用听诊器有效地诊断90%的心脏疾病。但同时,《美国医学会》(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内科和家庭执业医师会误诊约80%的常见心脏问题。

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心脏杂音检测需要依靠一个‘训练有素’的耳朵才可以将细微的异常与正常声音分开。”

EkoDevices是位于美国加州的一间创业公司。

听诊器,作为检测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已经是年前的产物了,显然在这个智能化时代它已经有些OUT了。因此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EkoCore的智能听诊设备,旨在将传统的听诊器智能化。EkoCore并非要取代传统的听诊器,它只是一个小型适配器,可安装在任何一个听诊器的耳塞与胸件之间,将一个普通的听诊器转换成智能电子听诊器。

EkoCore内置声音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环境杂音。即使身在吵闹的急诊室或其他环境中,医生也可以通过它听到最清晰的心跳声。而且,它特有的扩音功能,使医生能更清楚地听到心脏杂音和肺音,从而提高了问诊的准确性。

此外,EkoCore还内置蓝牙组件,可以连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实时记录心脏的声音并保存到云端。对于用户而言,他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心跳声发送给身在任何地方的心脏病专家;对于医生而言,他不用当面为患者检查,只需从云端下载心跳声的音频文件,帮助用户诊断是否患有心杂音或其他严重疾病。医生可以选用一副好的耳机,或者自己的EkoCore去听这些音频。

在EkoCore的帮助下,内科医生们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心电图,还可以放大心跳声。医院之间可以轻松记录和共享这些可视化的声音数据。而且,这也让他们在检测心跳杂音、心脏瓣膜问题和动脉硬化的过程中省去了不少臆测的工作,一切以确切的数据作为参考。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是美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医学院之一,通过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并开设应用科学学院人工智能硕士课程,培养心血管领域的医生。

布鲁姆心血管研究所是西北医学保健系统的一部分,在芝加哥等地区拥有多个护理点。

据悉,此次AI筛查心脏杂音研究,由Eko资助,计划招募名患者,其中名来自西北大学布鲁姆心血管研究所。

算法将与Eko公司电子听诊器EkoCORE和便携式手持设备EkoDuo设备结合,帮助所有临床医生更准确地筛选心脏杂音。

“医疗保健领域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全科医生经常会错过心脏杂音,”Eko首席执行官ConnorLandgraf说,“西北大学以其在心脏瓣膜疾病方面的工作而闻名,我们正在共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心脏病专家的敏感性检测出两种最常见的瓣膜疾病。”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