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子枫我与电影黑炮事件 [复制链接]

1#

选自《名家忆文系列·沧桑岁月》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我与电影《黑炮事件》

刘子枫口述陆其国编撰

■剧本让我着迷

影片《流亡大学》拍摄将告完成时,我们还在广西鹿寨,那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是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我拍电影。

从广西回到上海,一踏进家,果然就在一大堆邮件中,看到了从“西影”寄来的电影剧本,里面还附了封信。信中说,现在寄给我的这个电影剧本,是根据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由李唯编剧的《黑炮事件》,想请我出演这部电影中的男主角工程师赵书信。

两天后的一个上午,我一个人在家,沏了杯茶,开始静下心来细读剧本。

整个戏从赵书信的一封电报引开,发生了一系列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的事情——从此,他被怀疑里通外国,成了特嫌而被内控使用;已经发配下放,他还全然不知,还认为这是领导对他的关心。后来工厂发生大的生产事故,以为是德国专家从中破坏,大动干戈,并召回赵书信配合调查,最后赵工发现是由于我们德文翻译错误,误把“轴承”翻译成“子弹”,才是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戏的结尾,领导问:“赵工,我不明白,一副象棋没几个钱,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发电报去找个棋子呢?”赵答:“好好的一副棋,少一个挺别扭的。”“可是你这封电报让国家受了多大损失啊!”“是啊,我以后再也不下棋了……”

我被赵书信的善良、谦卑及不公的遭遇震惊了,情不自禁地哽咽抽泣起来,索性放下剧本,让自己哭个够,等心中的憋屈释放之后再接着看。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才把薄薄的《黑炮事件》剧本看完。如此激动地看剧本,我还从来没有过,我的艺术直觉和灵感在告诉我:“剧本好!角色好!此时不接,更待何时?”

第二天,我就和“西影”联系,说我非常喜欢《黑炮事件》和赵书信。他们也很高兴,请我尽快前往“西影”商谈开机拍摄事项。

■主创全是年轻人

我从上海乘机到了西安,一出机场,我就迫不及待地对前来接机的制片说:“请尽快安排我和黄建新导演见面。”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床后洗漱完毕,就听见有人敲门。开了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黑发微卷、肌肤白净、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我还以为是来叫我去吃早饭的,不料他先开口道:“刘老师早上好!我是黄建新。”

我连忙把他请进房间,还没等他坐定,我们就聊开了,从剧本到角色,从角色到感受,所谈内容都是围绕着《黑炮事件》和赵书信。而且这一聊上,竟然都停不下来。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的摄制组,都是年轻人,都是第一次独当一面。黄建新是第一次执导,王新生和冯伟是第一次掌机摄影,副导演杨凤良、美术刘邑川、灯光赵北光等,都是想将多年积累的才华和想法毫无保留地投入《黑炮事件》这部影片的年轻人。

当时我们摄制组住在大连军人俱乐部,大食堂的饭菜极简单,由于劳动量大,两个月下来,小伙子们个个面带菜色。住的房间也不隔音,黄建新导演就住在我隔壁。每天晚饭后,我都能听到隔壁房间导演和各部门主创人员研究讨论第二天的拍摄内容。我睡了一觉醒来,还能听到他们激烈的争吵和开心的大笑。

第二天,拍片现场,个个仍是生龙活虎、活蹦乱跳。我想,他们哪来那么充沛的精力啊?生活条件艰苦,艺术创造愉快,这就是《黑炮事件》摄制组的精神写照。

■因《黑炮事件》获奖

当时,以吴天明厂长为首的“西影”领导们,起初并没有把这帮年轻人太当回事。没想到第一批样片送回厂里一看,从画面到色彩,再看演员表演,引起了吴天明的惊觉;再看第二批、第三批样片,吴天明坐不住了,立即带上厂里的慰问品和慰问信飞往大连,直奔现场。当他看到这群又黑又瘦的子弟时,这个堂堂的西北汉子鼻子酸了。所以后来,当《黑炮事件》受阻不能发行时,他会拼命为此片奔波告求,为中国的电影事业,他尽到了一个厂长应尽的职责。

我在这部影片中,对表演的追求及艺术实践,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淋漓尽致的发挥。经常是对一个镜头的表演我有好几种演法,别的演员多半是拍几条都是一个样,等于拍一条,我是每拍一次都争取有所不同,争取给导演最后剪辑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组里也有片比限制,但是导演总是对我网开一面,甚至拍完一个镜头后还问我:“还有想法吗?有就再拍。”

摄影师也不限制我位置,跟着我拍,他们都给我提供了最大宽松度。我想,导演、摄影师和我三者之间,如果没有对角色统一的理解和认识,没有充分的相互信任,这种艺术创造气氛和人际关系是不可能形成的。

赵书信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是我电影艺术生涯中不可重复的角色。这个切中时弊、寓意深远又黑色幽默的好剧本也是难得一遇。更庆幸的是又让我遇上了黄建新这样思辨敏锐、手法新颖的导演以及他得心应手的创作团队!简直是不可想象,一种天意竟在年西影厂的《黑炮事件》剧组里发生了!记得我荣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称号后,好多朋友都这样对我说:“刘老师,你运气真好,好剧本、好导演、好角色和好的创作团队,都让您遇上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

编辑:段颖

审校:娜拉

终审:孔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