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基于自年版指南以来发表的研究证据发布了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方面的更新推荐。指南编写委员会联合主席CatherineM.Otto指出,新指南就心房颤动(AF)的抗凝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干预、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反流及与人工瓣膜相关的各种问题均作了更新推荐,有关其他未更新内容的推荐则与版指南相比并无变化。
关于AF的抗凝,新指南专门设立相关章节。新指南推荐,伴有瓣膜性心脏病的AF患者在CHA2DS2-VASc评分≥2时行抗凝治疗;但植入生物瓣膜或接受二尖瓣修复的AF患者因存在更高的栓塞事件风险故不论上述评分如何均应进行抗凝治疗。此外,新指南认为“除非植入机械瓣膜假体或存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否则伴有瓣膜疾病的AF患者可以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这无疑有助于使更多伴有AF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应用更方便、更安全的、更有效的新型口服抗凝药。
就主动脉瓣狭窄的干预而言,虽然指南推荐的外科换瓣适应证没有变化,但强调要进行个体化的瓣膜选择。此外,指南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适应证从原来的外科手术高危人群进一步扩展至中危人群(中危人群也可行外科换瓣),并强调心脏团队对于患者主动脉瓣干预的策略选择即是外科手术还是经导管瓣膜置换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另外,新指南强调要根据血管路径、合并症情况、外科换瓣后的预期功能状态及生存情况以及患者意愿等多种因素来决定最终的瓣膜置换策略。至于瓣膜置换时选择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鉴于目前生物瓣膜的耐久性得以改善,新指南将可使用生物瓣膜的患者的推荐年龄由原来的至少60岁更新为至少50岁。
Otto教授强调,瓣膜性心脏病领域发展迅速,重要的新研究不断涌现,临床医生应在遵循指南的同时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