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呼吸难受,心脏出了问题不要担心,专家教你 [复制链接]

1#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国医大师邓铁涛验案2则


  验案1


  蔡某,女,46岁。因反复劳力性心慌、心悸、气促14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于14年前劳累后经常出现心慌、气促,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予地高辛、速尿、肌酐等治疗,病情时有反复。近1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入院时精神疲倦,面色晦暗,劳力性心慌、气促、胸闷,纳差,寐差,大便调,小便少。查体:口唇紫绀,形体消瘦,颈静脉充盈,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界左下扩大,呈抬举性搏动,HR96次/分,律不齐,房颤律,心尖区可闻及SM4/6,中度DM,肝肋下约3cm,脾肋下约4cm,腹水征(一),舌淡暗、苔薄腻,脉弦滑。x线摄胸片示:风湿性心脏病,肺淤血,心胸比例0.8。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入院后作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并请邓老会诊。根据症、舌、脉,邓老认为本病属于心衰范畴,证属气阴不足,瘀血阻滞心脉,治以益气利尿、活血祛瘀。处方:


  *参、*芪、茯苓、毛冬青、防己各30g,白术8g,桂枝12g,丹参20g,郁金24g,炙甘草6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心慌、心悸、气促明显减轻,胸闷好转,食纳增加,小便增多,舌脉同前。上方去毛冬青、防己,加薏苡仁12g以健脾利水,麦冬15g养阴以防利水太过,生地*、当归尾各12g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再进5剂。患者心功能由IV级转为Ⅱ级,肝脏明显缩小。心胸比例降至0.67。


  验案2


  患者杨某,女性,52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0余年加剧伴胸痛1个月”于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于3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反复发作。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起初因症状较轻而未经治疗。10年来,诸症逐渐加重。1个月前,去北方受凉后,胸闷、气促加剧,稍走动即发。伴夜间阵发性胸痛、端坐呼吸,遂入我院,入院时症见:稍动则气促,生活难以自理,近日胸痛频作,伴神疲乏力,口干不多饮,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查体:神清,疲倦,贫血貌,营养欠佳。端坐呼吸。HR68次/分,律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IV级收缩期杂音。肝大,肋下两指,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频发房早。x线检查示心影向两侧增大。心脏彩色B超示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轻度关团不全中度二尖瓣狭窄并轻中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无异常,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心衰,证属气血两虚;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级。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但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故请邓老会诊进行术前准备。


  邓老查房时症见:患者精神疲倦,面色萎*,动则气促、心悸,纳差,夜寐不安,小便可,大便干结,双下肢轻度水肿,唇色暗红,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尺弱。月经量多,色淡,经期延长。邓老分析:本病按八纲辨证,属里证。属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病位在心脾肾。心居胸中,为阳中之阳。心主血脉,靠心气的推动,血液方能如环无端地周流全身。气血亏虚,邪气入侵,“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发为心痹”,故有瓣膜受损。心气亏虚,不能把所有回心血液搏出,全身循环血液减少,表现为心阳亏虚,产生气促、神疲、心悸等症。日久“母病及子”,而表现为脾气亏虚。脾虚运化无力,则纳呆,面色萎*脾气虚不能统血,故月经量多。故以八珍汤加减。处方如下:


  西洋参12g(另炖),*参24g,当归尾15g,川芎10g,白芍药15g,熟地*24g,云茯苓12g,艾叶10g,阿胶10g(烊化),白术12g,炙甘草6g,砂仁6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6剂后,精神好转,纳增,无气促,偶发心悸,夜寐安,二便调,双下肢水肿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于年1月12日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代术。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于年3月3日出院。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