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美试验无人反潜巡逻艇中国潜艇面临重大威胁6060
TUhjnbcbe - 2020/7/15 13:44:00

美试验无人反潜巡逻艇,中国潜艇面临重大威胁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正在试验一种创新性的反潜平台――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如果试验成功,将对未来海上常规动力潜艇产生压倒性威胁,常规静音潜艇的作战优势将基本丧失。


中国论文


威胁加大 催生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经从环境单一的太空、空中拓展到了环境复杂的水下、水面,出现了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等。随着水下和水面作战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大潜深、长航时的无人潜航器的出现,以及常规静音潜艇的大量服役,使得对水下目标的搜索更加耗时费力,反潜任务量和难度都空前加大。


美国现有的反潜兵力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的90多艘攻击型核潜艇、300多架P-3C反潜巡逻机,削减至现在的54艘攻击型核潜艇、120多架P-3C反潜巡逻机、100架新的P-8飞机。在*费开支削减的大背景下,无法建造更多的有人操纵反潜平台,以应对越来越繁重的对潜搜索跟踪任务。因此,使用无人驾驶平台实施不间断的反潜巡逻成为必然选择。


人工智能 独步世界


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在技术层面上,将有两项革命性突破。


一是在世界海*声呐探测装备中首次取消了“人在回路”,实现了对水下物体探测和跟踪的自动化、无人化。声呐具备了人的智能判断能力,需要自主决策,自我执行复杂困难的搜索和跟踪任务。


二是海上无人驾驶自主航行技术。无人驾驶自主航行与无人驾驶有人遥控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技术,美国的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完全智能化,自主航行,自主避碰,自主决策,基本不需要人的参与。


它的自动化操纵系统要求可靠性极高,在海上必须自动服从各类海洋法规,自动遵守安全航行习惯,自动遵守船舶避碰规则。为拥有完成这些具体行动的能力,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还必须具备智能化通信能力、与海上相遇船只智能化语音互动识别能力等。为完成对常规静音潜艇连续跟踪的任务,在航速上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将具备压倒性优势。


研发顺畅 海试在即


美国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的研发2010年初启动,分为概念定义、设计、建造、海试四个阶段实施。2010年初至2012年6月,美国先进防御技术研究项目代理局最终完成了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的概念定义阶段,并于8月选定美国国际科技应用公司(SAIC)承担后续3个阶段的工程实施,合同金额5800万美元。


SAIC必须完成7项具体任务,分别是整体设计、软件开发、设备选定与集成、各任务系统设计和测试、所有软件汇总和形成标准文档、舰船建造、海上测试及保障。第二阶段设计也已经在2013年12月完成,SAIC完成了三体船的设计方案,包括所有传感器、自动操纵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软件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等,并通过了最终的设计评估。第三阶段建造工作2014年初开始,2015年1月完成,现建造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舰只已经下水。


第四阶段海试2015年一季度开始,计划一年半时间,2016年年中结束,整个项目完成。


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采取集成大量现有民用技术的建造策略,配备各种民用导航和定位设备,不配备武器系统,使用了光纤水听器,五级海况(浪高3―4米,风速10―13米/秒)下可以在海上自动连续执行反潜任务至少70天,续航力3800英里(约6116公里),七级海况下可以生存。


预计美国无人驾驶反潜巡逻艇最早于2018年开始部署投入现役。


(摘自《北京日报》2015.9.23,有删节)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试验无人反潜巡逻艇中国潜艇面临重大威胁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