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
TUhjnbcbe - 2021/1/25 5:23:00

一、前言

心源性卒中被定义为心源性栓子脱落,栓塞相应脑动脉造成的缺血性卒中。据报道,其在全部缺血性卒中中占14%~30%。此外,隐源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25%)的机制也推测为心源性栓塞所致为主。心源性卒中患者病情通常更加严重,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和更低的无症状出院率,其早期及晚期复发率也更高。大多数心源性卒中可以通过基础疾病的治疗、危险因素的纠正以及抗凝治疗等措施加以预防,因此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尤其重要。目前存在对心源性卒中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措施不规范等问题。为更好指导临床做好心源性卒中的防治工作,在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预防办公室的倡导下制订此指南。

心源性卒中的机制通常归纳为三种:血流缓慢导致心腔(特别是各种病因造成心腔扩大、心房规律收缩功能丧失、左心室室壁瘤等)内血栓形成并脱落;异常瓣膜表面的附着物(退行性变瓣膜表面的钙化物、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人工瓣膜表面的血栓等)脱落;体循环静脉系统血栓经异常心房间通道(房间隔缺损或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造成栓塞(即"矛盾栓塞")。心源性卒中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心房颤动(房颤)、近期(4周内)心肌梗死、人工机械瓣膜、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等,其次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黏液瘤等;相对低危的因素包括卵圆孔未闭、房间隔膜部瘤、房间隔和/或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和二尖瓣瓣环钙化等。其中房颤(合并或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卒中占全部心源性卒中的79%以上,是最主要的心源性卒中危险因素,因而受到普遍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