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腔镜时代巧换心脏瓣膜医院胸心外科
TUhjnbcbe - 2022/3/2 15:06:00

近两月,医院成功开展了

全市第1例和第2例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

为心脏二尖瓣膜病患者重新建立“心门”通道

不仅延长了生命时长,改善了生命质量

也填补了我市该医疗领域技术空白

医院

全市第1例和第2例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

医院胸心外科陈志*主任医院专家团队合作进行手术操作

01

腔镜手术

让折磨患者多年的心衰症状消失了

66岁的李阿婆(化名)两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却一直未规范治疗。1个月前,李阿婆出现了胸闷、气急症状,程度加重并伴有头晕。在门诊查心超,提示室壁活动不协调,二尖瓣狭窄。为求进一步治疗,李阿婆被收治入院。此时,其心功能衰弱程度已至III级,即使不活动也明显感到胸闷气急。

“这个级别的心功能衰弱,心脏瓣膜损害到一定程度便无法正常工作,需要考虑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然而,患者及家属对于开胸手术一直存在着思想上的顾虑。

陈志*主任第一时间带领胸心外科团队,联合超声诊断中心、麻醉手术部、ICU、心内科团队等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经仔细讨论、反复研究,并结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一致认为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是目前最适合李阿婆的治疗方式。

1月21日上午,李阿婆被推入手术室。不到4个小时,胸心外科团队顺利完成了股动静脉插管、置入胸腔镜器械,并完成心包开窗术以及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等一系列手术操作。

“术后醒来人很清醒,心脏感觉也舒服了,整个人状态都蛮好。”李阿婆的丈夫笑呵呵说道。术后隔天,李阿婆就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甚至能够下地活动,再也不感到胸闷气急症状了。2月11日,李阿婆顺利出院了。

“手术的顺利开展要特医院医院各学科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陈志*主任说道。

李阿婆术后康复情况

而就在2月中旬,胸心外科团队医院崔勇教授团队合作,为59岁的严大叔(化名)顺利开展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10多年的胸闷气促一下子消失了。

严大叔术后康复情况

舟医健康知识:

提问:

胸腔镜下治疗既然这么神奇,那是不是所有心脏瓣膜病都建议选择该手术方式?

答案:不是。需要专业的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评估后决定具体手术方式

“微创”是现代心脏外科的重要发展趋势。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被认为是自体循环问世以来,心脏外科领域又一重要的技术革命,代表着微创心脏手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改变了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观念。

01.与传统手术相比,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以下优点——

ZHOUSHANYIYUAN

1.皮肤切口下,不切断肌肉。2.无骨骼损伤。3.创伤小,恢复快。4.手术后疼痛轻。5.术后康复快,一般5-7天即可出院。6.术后创口更美观。7.费用低于传统心脏手术。

02.但胸腔镜下瓣膜置换手术也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哦!

ZHOUSHANYIYUAN适应症:(1)瓣膜狭窄,瓣膜重度钙化。(2)瓣膜狭窄,瓣膜严重挛缩,瓣下病变重,不能用成形方法修复者。(3)瓣膜狭窄并关闭不全,后者不能用成形术后解决者。禁忌症:(1)心脏功能严重不全。(2)年龄因素不允许,比如小于3岁或者大于75岁,手术均可能存在风险。

提问:

做完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否就意味着治疗过程结束了?

答案:不是。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不是治疗过程的结束,而是术后心脏功能维护及抗凝治疗的开始,除了护士必须教会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知识,终身服用抗凝药,患者还要能复述服药方法、时间、剂量、注意事项及学会观察抗凝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并做到定期复查。

02

多学科团队协作,

全方位护航患者生命安全

据了解,目前全省胸腔镜下瓣膜置换手术尚未普及,在舟山更属首次,其操作过程复杂、难度较高,术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并发症转为开胸手术,甚至出现心脏骤停,风险极高,因此不仅对操作技术有极高要求,还需强大的多学科、多部门协作能力。

此次舟山陆续成功开展2例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不仅标志着这项先进技术在医院正式启动、陆续开展,医院多学科综合实力及多部门联动能力,使医院在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而对于李阿婆、严大叔这样的患者来说,这也意味着今后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不开刀解痼疾了。

医院胸心外科、超声诊断中心、麻醉手术部、ICU、心内科、放射诊断中心等多学科术前联合查房评估

撰稿/供图袁旭晶

胸心外科(1)主管护师

撰稿伍冬冬

胸心外科(1)主管护师

供图孙琴梅

麻醉手术部主管护师

责编:叶青盛

总编:余龙尧

宣传统战处综合整理编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腔镜时代巧换心脏瓣膜医院胸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