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球囊扩张术ldquo打通rdquo
TUhjnbcbe - 2022/3/14 19:12:00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胸闷气短,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近日,大医二院心衰与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张端珍主任为饱受慢性肺栓塞折磨的患者实施了球囊扩张术,“打通”了肺血管的闭塞及狭窄。如今,患者的病情得到极大改善,终于可以自由行走,畅快呼吸了。

一向身体健康的李先生,今年63岁,近段时间以来逐渐感觉行走乏力,胸闷气短,以为是没休息好所致,并未十分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胸闷乏力并未好转,反而日渐加重。尤其是近2个月以来,上二楼都非常困难,家人十分奇怪,医院进行检查。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慢性肺栓塞,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降低,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终于明确了病因,然而治疗却犯了难,医院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并不十分在行。碰巧,李先生曾有一位亲友因为同样疾病在大医二院心衰与结构性心脏病中心诊治,效果良好。李先生和家人大喜过望,连忙前来住院诊治。

经过慎重的评估,张端珍主任认为患者病史较长,症状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对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术治疗。在选择性肺动脉造影的提示下,患者双侧肺的许多分支血管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考虑到肺部血管发达,分支较多,一次性全部疏通反而容易出问题,张主任决定采取分次手术方式。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及做好手术准备后,张端珍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中,先对左肺血管实施球囊扩张术,在精心操作下,多支粗大的肺动脉及其分支被开通,原来几近闭塞的血管扩张后血流通畅。手术十分成功,没有出现并发症,患者顺利出院并辅助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自述症状显著好转,可以不费劲爬上8楼。鉴于症状显著好转,患者再次入院,主动要求对右肺动脉实施手术。在造影检查提示左肺动脉完美开通之后,张主任再次对右肺上、中、下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术。手术次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患者肺动脉压力由术前67mmHg降至33mmHg,几乎完全恢复正常。

前几日的术后回访,患者超声显示肺动脉压力完全正常,心腔大小也恢复正常。

术前造影(左)显示一支粗达8mm的血管完全闭塞,导致其它血管显影而该血管下方几乎完全不显影(箭头);球囊扩张术后1个月造影(右)显示血管完全开放,血管形态良好。

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一支粗达7mm的血管内充满血栓(箭头),呈花斑状,造影剂缓慢通过,分支血管开口显示不清;球囊扩张术后1个月造影显示血管形态良好,造影剂充填均匀,血栓消失,分支血管开口正常显影。

慢性肺栓塞死亡率高应及早诊治

慢性肺栓塞学名叫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或误诊。慢性肺栓塞预后十分不佳,未经治疗者3年内死亡率≥50%,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者3年存活率仅30%,≥50mmHg者3年存活率仅10%,该病症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病情十分凶险,因此一旦发现该病,应立即治疗。

球囊扩张术:创伤小、预后好

慢性肺栓塞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主要针对中心肺动脉和大分支血管栓塞,而对周围小肺动脉无能为力,此外,内膜剥脱术风险高,费用大,需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

介入治疗即球囊扩张术主要针对中、小肺动脉,但随着介入操作技术的成熟,对大血管栓塞也可采取球囊扩张术,治疗机理是通过肺血管小球囊扩张的方式改善阻塞血管的血流,达到重建肺循环的目的,创伤小、适应症更为宽泛。对于无法外科手术和球囊扩张的微小血管栓塞,或者病情严重患者术前过渡治疗,可使用利奥西呱等药物改善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

张端珍主任系国内为数不多开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介入治疗的专家之一,也是开展此项技术最早的专家之一。年开始即开展了急性肺栓塞经导管溶栓术、急性肺栓塞碎栓术和血栓抽吸术等介入治疗,年开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效果良好。自年6月份大医二院成立心衰与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以来,已诊治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12例,治疗效果良好。

张主任提示,介入治疗存在时机问题,对于病程过长的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十分困难,主要是此时血栓已完全机化甚至有的呈钙化改变,因此一旦发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应立即治疗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专家介绍

张端珍,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大医二院心衰与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地(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会结构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结构性心脏病和肺血管疾病诊治工作。每年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余例,个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数量居全国前列,尤其对介入操作难度大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独到经验;主导开展了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球囊成形术、咯血侧支血管封堵术等介入治疗;长期从事肺动脉高压诊治研究,对右心导管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否可行手术治疗以及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并参与多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际多中心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34篇,副主编撰写专著1部,主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11部,并执笔撰写了《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供稿:心衰与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编辑:姜晨

审核:郭茜

精彩推荐

1.大医二院隆重召开第六届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2.正式开诊!医院(大连医院医院)举行开诊仪式

3.大医二院口腔医学中心正式开诊!

4.大医二院隆重举行外科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外科学教研室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5.再创佳绩!大医二院胃肠外1科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位列全国第七

6.舐犊情深!29岁女儿身患尿*症,50岁母亲捐肾救女

7.大连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和疼痛诊疗中心正式开诊

8.达芬奇机器人助力大医二院微创技术水平跻身国内先进之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球囊扩张术ldquo打通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