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闻联播在首届医师节报道中国首创的无放射
TUhjnbcbe - 2022/4/1 13:47:00

医声网讯


  8月19日,全国.9万卫生健康工作者迎来了首个中国医师节。当天的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中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首创的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该团队在门诊成功为一名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了单纯超声引导经皮介入封堵,手术过程仅半小时,术后患者顺利离院。

新闻联播对本例手术进行报道


  中医院院长胡盛寿在接收CCTV采访时提出,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需要从患者角度出发,尽量做到创伤小、恢复快。

胡盛寿院长接受采访


  胡盛寿院士高瞻远瞩,于医院组建了包含多学科的复合技术团队。在充分磨合并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后,潘湘斌团队以复合技术“博采众家之长”的理念,在世界上首创“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PercutaneousAndNon-fluroscopicprocedure,PANprocedure)“治疗心血管疾病,其优势在于:1、不用开刀;2、不用放射线;3、不用造影剂;4、不用全身麻醉。手术全程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使传统术式发生革命性改变,为孕妇、造影剂过敏、肿瘤患者等对放射线和造影剂有禁忌的患者创造了手术机会。

孕妇合并PDA患者接受无放射线经皮封堵手术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及临床应用,潘教授团队逐渐把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从特殊的患者推广到普通患者,从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推广到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弓缩窄等结构性心脏病,从一种技术发展到一种方法学。


  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实现在门诊完成手术,不仅节约医疗费用,更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在贫困地区尤其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这项技术不仅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更受到了国外专家的广泛认可,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全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心血管医生前来参观学习。“中国技术”、“中国方案”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潘湘斌:用创新护佑生命

在临床中,“新技术”的需求往往来自患者。作为无放射线经皮介入技术的开拓者,潘湘斌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之所以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探索和实践,绝不是要“炫技”,而是切实从患者出发。如果当时不做这样的尝试和创新,这些患者可能会错失救治的机会。


  谈到该技术在临床推广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时,潘湘斌教授表示,由于现有器械多为放射线引导设计,超声引导专用器械较少,使得该项技术在推广中面临诸多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潘湘斌教授和团队自主研发了超声引导专用导丝,利用该导丝,普通介入医生经过5-6台的学习曲线可安全开展这项技术。

超声引导专用导丝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同中国千千万万个医务工作者一样,潘湘斌教授团队勇攀创新之巅,用精湛医术护航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

潘湘斌团队诊疗范围:

1、成人瓣膜病:“不开刀修复瓣膜”;2、先心病:“不开刀、无放射线、不全麻治疗心脏病”;3、擅长外科微创手术及经皮介入治疗,将内外科技术取长补短,为不同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4、擅长疾病: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尖瓣、房颤、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肌炎等。

潘湘斌团队门诊(医院1号楼3楼5诊室):

专家简介

潘湘斌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院心脏外科病房主任,云医院执行院长,研究生导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STS)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外籍资深专家。

潘教授同时掌握心脏内科及心脏外科的主要治疗技术,是能够同时完成心血管疾病经皮介入、复合技术及常规外科手术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共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分别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及称号。

长按或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联播在首届医师节报道中国首创的无放射